做社交产品的一些心得

社交产品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社交行为的产品化,不能脱离人来做,本文将梳理一下我这几年做社交的一些心得体会。

人脉关系是分类的,一般来讲互不交叉

生活中人们会把自己的关系链分为常见几类,比如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同学。没事也不会让不同类的关系之间产生交集,只有当遇到和两类双方都有关的事情时,才会介绍双方认识。这个可以说是分组功能的基础。

老人和小孩不需要手机里无用的功能

老年人、小孩不是不用、不会用手机,而是手机有很多功能他们不需要。

年轻人其实也一样,只是不需要的功能少一些。不过现在三摄四摄的手机越来越多了,对年轻人也很过度交付。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的旧经验太根深蒂固,电子设备的功能设计又表现的太新颖,老人很难学习跟上,他们需要他们能够理解的产品形式

人的社交需要新鲜感和共鸣

Path 这个产品,就是在 Facebook 的好友数膨胀以后,使得少数头部人群难以忍受的时期诞生的。

Path 一开始只能加 50 个好友,后来估计是增长压力,放开都 150,又放开到 500,但这样就和别的产品没区别了。2018 年的时候 Path 关闭。

人类没法承受太复杂的社交关系结构,比如罗宾·邓巴就算出来一个 150 的邓巴数,作为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同时维持的关系数上限。

但人又需要多样性的社交互动保持新鲜感,社交如果是一潭死水又会很快没意思。Facebook 和微信的做法是用极大的好友数来容纳新增好友,不断提供新鲜感,Path 会导致一潭死水。

普通人需要的社交互动,其实更多来自于朋友同学同事这类在当下有共同经历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新的朋友,很久没互动的,难以立即说得上话。就好像王家卫的电影,人生就是认识了一些朋友,又分开了,过很多年可能又在别的地方遇到。

通讯录满足的其实是基础的通信、联系的需求。而社交互动方面,需要的是一种有新陈代谢的逻辑。比如太久没互动的朋友,就不在朋友圈里出现了。

朋友圈的问题

朋友圈的问题是把通讯录和朋友圈等同了,但不是所有人你都会愿意跟他们分享生活,前面说过人际关系是分类,和主要互动的是新朋友。

所以朋友圈做了分组,但分组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当通讯录的构成越复杂时,在朋友圈发表内容就越需要小心翼翼,慢慢的能说的也就很少了。

二度人脉有需求

做硬核的时候,我们找到了根据二度人脉推荐的需求,逻辑上讲,跟我朋友能说得上话的,跟我也能说得上话。

然后我们把这个逻辑很直接的呈现在了用户面前,对于好友总量的新陈代谢也是极其粗暴。

当然最后没成,原因是:

  • 二度人脉只是一个功能,无法撑起一个业务
  • 二度人脉实际上是熟人社交,这种微创新没有竞争力,杠不过朋友圈;而且足够熟的人之间没有社交在线上维护人设的必要,互相知根知底
  • 这种二度人脉+新陈代谢的逻辑是解决一些社交饱和的人群的需求,但这部分人太少了,而且社交饱和者,其实本来也是社交活跃者,嘴上抱怨饱和,但其实享受其中;中国大部分用户其实还是社交匮乏,微信平均好友数在 2018 年只有 150 人左右
  • 在产品设计上,其一过度创新,其二过于抽象,没有从用户心智出发而是从设计者自身喜好出发

在基础设施之上做娱乐

做完硬核,我们已经知道还是得做大部分人的需求。而且,在微信已经建立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再做基础设施不现实,应该在基础设施之上做垂类服务。在趋势中应该顺应趋势,而不是逆着趋势

那么要思考的是,在基础设施之上能做什么?

不创新

在做音波的时候,当时市场上有声音社交的风口,我们也发现声音内容消费是有需求(声控圈),就开始尝试做声音内容社区。

在产品形态上,选择了模仿抖音的视频流,冷启动从声控圈拉用户过来。

这次做对的地方就在于,作为小公司,应该先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行当,学习现有的产品,而不是想着推行创新,那是蚂蚁撼大树。应该先理解市场上现有业务怎么运作,做横向比较后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做突围,单点打厚。

平权和中心化的矛盾

在做音波这个社区的过程中,接触到了 00 后声控圈子,我们发现他们的各种声控群,最后都会变成交友群。

这些社群的逻辑,包括声音社交、兴趣社交、即刻里的圈子,其实都是用一个由头把人聚在一起,然后再在里面发生化学反应。

在这种社区、社群、圈子的形态里,发内容的是少数人,大部分是消费内容的,reddit就有这个调查数据,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就是中心化组织的,因为人类能够想象,能够产生统一的共识,社区里产生的内部文化和大 V 就是中心化的体现(所以我不认为完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设计是合理的)。

如果想要网络里每个人能够平权都发布内容,那么应该做成去中心化的网络的形态,比如朋友圈。

去中心化可以得到平权,社区化得到大V,这本身是矛盾的。而且这两者的界限还不是那么清晰,就算在朋友圈里,也有及其活跃的和完全不活跃的。

社区产品随着规模扩大,一定会经历从 UGC 到 PUGC 再到 PGC 商业化的路。

社区的不同是因为人不同,而诞生了不同的文化

同样功能的产品,因为人群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社区文化、用户认知。同样是 QQ 群,声控人群和沙雕段子人群,给群设置的群规就会不一样,聊的内容不一样;在 IM 产品里也有,比如 inChat 直接抄了微信,但是只在币圈传播,potato.im 抄了 telegram,但是在色流人群里传播,它们在各自人群里反而成为了专属沟通工具。Amino 还给不同群组针对性的提供不同功能,比如偏重声音的就给语音通话功能等等。

社区文化是内部的政治正确,外来者融不进去就是融不进去,比如杠精就没法融入夸夸群,因为夸夸群的政治正确就是夸人。

热门文化值得产品化,就算专门做一个和即刻差不多的产品,但是打的人群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足够强就有内生动力。比如虎扑和天涯在产品功能上有什么大差异吗?但都很好的维护了各自人群的文化。

社区内的文化形成以后,很难再改变,这时候不要陷入手握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误区,产品的改变不是一定要在同一个社区里去做。公司的目标是扩大用户,但要用一个 App 扩还是不同 App 扩,这只是手段。

每个文化的生命力不同,文化会停止增长,慢慢衰亡,应该及时拥抱新文化,不要固守旧产品。

社交匹配应该是年轻人更有刚需的事

内容社区的社交效率还是太低了,对吱呀的观察,我们觉得社交应该是比内容消费更基础的刚需。

重新反思音波以后,发现还是太创新了些,在抖音的基础上,把视频换成了音频,这本身还是一种创新。后来改成做吱呀的产品形态,就没有功能创新只有视觉设计创新。

但声音的匹配效率没有看脸高,而且人接收信息大部分都是依靠视觉信息。探探这种看脸匹配的,天花板也才 600w 月活。音波的吱呀模式也没能走得远。

付费是最能衡量刚需的

做酥糖的原因,一方面有财务上的考虑,也发现声音匹配这块市场,自己还是很难吃下来。00 后年轻人因为社交产品饱和,社交方面也很难有没满足到的刚需可以做。如果是一线城市那更没得做了。这是音波的问题。

那能不能做一个更刚需的东西?这就诞生了酥糖。

酥糖也是通过观察市场竞品才规划的,先研究了陪玩模式,而后顺藤摸瓜找到一对一付费直播,发现后者的难度是我们能做的。

这种产品类型,对应的人群还有比社交更刚的需求,就是找对象,而他们会愿意为了找对象花钱。比如征婚相亲产品。伊对就是这样的例子。而用户如果能长期付费,这种市场反馈才能检验需求是不是足够刚。

创业第一优先级是活着

大厂待久的人会有一种思维方式,是做产品追求做大,这种思维在创业公司早期比较危险,会导致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忙于去做 DAU 模式的产品,但这个很难,如果 DAU 没做起来,钱也花了比较多,后面就危险了。创业要先活下来,如果不是含着金钥匙,ROI 模式才是绝大多数公司的第一优先级,做第一个业务就要考虑盈利问题。

做产品要去了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以前在微信的时候,面对的用户是抽象的,毕竟微信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国内网民。这就导致做产品的时候没办法精准描述用户。比如什么工作、住什么房子、吃什么食物、玩什么游戏、想要什么等等。

了解到这些,才能知道他们有什么需求还没满足好,去做迎合他们的功能或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社交有不同形态

如果了解了活生生的人就会知道,在酥糖面对的从快手获取的用户群里,很多人其实不会熟练使用文字进行沟通。所以面向这种人做社交产品如果做成朋友圈的样子,是不对的。

每个年龄段、阶层都有社交需求,只是形式不一样。社交要找到匹配的人,让用户用合适的形式表达自我。比如伊对的视频详情就贴合目标人群的认知,降低了表达的门槛,有话直接说。

要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

就算是人群比较明确,但同一个人群里,也有不同消费观念的人。有的人充值一次充 100,有的人 6 块还嫌贵。

所以要给不同消费水平的用户匹配不同门槛的付费功能,比如喜欢白嫖的用户就提供直播间给他看,小额消费的就给便宜的文字聊天,稍微贵点就语音聊天,更能消费的就是视频聊天,土豪用户就给 VIP 功能。

内容切人群

ROI 模式和 DAU 模式有个共同点就是首先还是需要有东西能把人先留下来,一般是内容,留下来了才能挖掘价值。比如直播间就是能让人留下来一直看的,维持 DAU 的功能。

想要什么样的用户,就得用迎合他们的内容去切入,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做的时候,没经验的话,容易陷入指望做功能解决问题的误区。

往下沉做有机会

对于具体选什么人群,拼多多给我一些启发。其实一线城市家境还不错的 95-00 后,已经有很多产品满足社交需求,他们已经被过度满足了,饱和的市场比较难做。但是在进城务工人员、四五线小城这种「五环外」人群,还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好。他们只能蹩脚的使用不是专门为他们打造的产品。拼多多在「五环外」吃得开也是因为它是专门迎合了目标人群的心智、认知、喜好。

所以我觉得,在大趋势上,要往下沉去做。

往上也不是没机会,而是要做独特性、多样性,更靠近文化发达的日本、美国的多样性趋势。要顺着趋势做,这样成功率高些。

做平台的一点点心得

做任何生意还是要瞄着长期价值去做,那么复购就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复购对体验是强依赖的,而把控体验的稳定本来就是平台的责任,不能没有准入门槛。体验稳定才能给用户提供稳定的预期。做产品就是设计反馈来管理用户的预期。

把控体验,在酥糖的例子上,就是主播照片颜值和真人颜值要差不多,不能货不对版;性价比高,付出的价格能不能获得符合预期的体验;价格其实也体现效率,如果能绕过公会这样的中介,就能成为更高效的中间商,然后提高给主播的分成,提高对主播的吸引力,也就有更多主播;有更多主播,就相当于 SKU 增加了,可以支撑持续消费。

平台管控要守住自己的原则。主播和用户会跑来闹事,要把住原则才不会被带着走。这里要活用白名单逻辑和黑名单逻辑,比如选主播,只选满足要求的,而不是筛选哪些不要的,这就是白名单逻辑;对于规定行为,只规定哪些不能做,其他的允许,就是黑名单逻辑。

虽然平台上的用户会跟平台规则对抗,但平台还是得守信用。有稳定的规则环境,别人才会愿意在平台上做生意啊。规则不能说改就改,也不能溯及既往(这是现实生活中法治的原则),如果淘宝的佣金比例隔三差五的调,那商家还会愿意在平台上吗?

要有互惠互利和服务的意识。平台和客户之间是平等的,比如平台和主播是同一个利益立场的,比如有主播觉得自己很牛看不起平台,那也没有合作的必要。平台大了也不能搞店大欺客,客户毕竟都是合作方,双方是平等的,分成的时候应该考虑双赢,才能长期合作。做业务一定要瞄着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