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拼多多

从多种意义上讲,我错过了拼多多,但这也给了我很宝贵的学习机会。收集了一圈网上的文章加上自己的理解,本文将尝试理解一下拼多多的生意。参考资料附在文末。

电商的实质还是供给和需求的匹配

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对业务有一个很深刻的理解是,能够发现市场机会的前提是,对人群要有足够深入的了解。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拼多多的诞生一定是来源于对人和市场的深入了解,自下而上产生的。

首先了解人的需求,观察到「五环外」、农村地区有大量还没被电商普及到的人群,他们用上手机以后,就有条件进行电商消费。(不过现在的拼多多用户群,也很难用「五环内」和「五环外」来一概而论)

淘宝进农村最大问题还是用户习惯不具备,进入的时机有点早。渠道、模式等问题都只是具体的手段,用户端的条件没跟上,其实购买力是没有得到释放的。

这些人群平时可以选择的商品也不多,购买途径不算方便,一般来讲城区有超市,但是住的偏远一些的话,平时很少有机会去城区。我老家所在的农村的地方,和城区通的公交车每天只有两趟。日常消费方面其实没太多地方花钱。

然后产品上,用户端需要用合适的概念来包装「网购」。这个就不仅要了解目标人群的生活状态,还要能理解他们的心理。比如农村地区购物的跟风现象很明显,今天张三家买了小电动,过两周李四家也买了;信息的传播依赖于口口相传;对品牌不了解,更依赖熟人推荐;农村人生活方式比较单一,需求重叠度大,你需要的东西我大概率也需要。所以农村地区天然具备社交电商的土壤。五环内的人都太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性没那么大,社交电商比较难推起来。

拼团这个功能就很好的迎合了目标人群的心理,再加上低端安卓机+微信这个基础设施。

淘宝客分销拿佣金的机制,其实分销人和购买人不是一个战线的,仅仅只是一个流量变现,拼多多的一起拼团享低价,跟朋友的利益是一致的。

同时供给端有很多尾货、库存、次品、白牌厂,可以提供极低价格的商品。这些商品对于农村地区,就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预期和需求,同时对于「五环内」人群来说,正好满足了性价比的需求,我自己就买了一个很便宜的 iPhone 手机壳。「拼多多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很多面」。

供给和需求重点在于匹配,跟公司在初创阶段请不起大佛是一个道理。比如给五线小城市 24 小时配送的规格,就是过度交付了。低价也许意味着低品质,但是匹配了低预期、价格敏感的需求。

拼团功能又可以把消费者的需求集合起来,再去向厂商下订单,这样厂商生产的确定性就高很多,而且量大了以后,可以向厂商压价,这样消费者和厂商都受益。其实当年的团购也是类似原理,下游收集了组团的大量需求,再向原料供应商压价大量采购。从低端安卓机到集合下游的需求,我猜想段永平把自己对供应端的理解传递给了黄峥。

现在的拼多多已经跟供给端有了更深入的合作。比如和农村进行精准扶贫合作,这也坐上了政策红利电梯。这些深度合作可以把拼多多作变成效率最高的中间商,后来者很难超越,这将成为拼多多的护城河。拼多多的成长路径教科书级地说明了什么叫农村包围城市。

产品上符合用户需求

拼多多在产品设计上也很迎合用户需求,具体来说是迎合用户的心智、预期、认知水平,非常值得学习。

比如没有购物车,最简单原因自然可以是缩短决策流程,减少流失;而且购物车的使用对于「五环外」人群来讲还是太复杂了,他们手机还没能用得很溜,学习多选下单、组合优惠、橫滑删除,这些操作的学习都需要大脑开足马力去思考;本身是拼团的模式,用户本来就要等拼团,对时间不敏感,店家也会等把同一个人的多个订单聚合起来发货,这样快递费就平摊了,这样实际上把购物车的聚合操作成本转移到商家侧;而且购物车如果要做到同行业的体验,开发成本估计也不低,对于不怎么需要购物车的人来讲,要是只做了基础功能又会被人说不好用,做完整功能就又陷入过度交付。

早期没有搜索,用户主要依靠朋友推荐购物和像逛商场一样去浏览商品,用户自己不是强目的性的,搜索就不太用得上。到后面用户构成丰富了,网购能力培养起来了,就可以引入搜索。

拼多多的目标人群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捡到便宜的感觉」对他们来讲吸引力很大,打开拼多多,会给人一种这个 App 遍地都是便宜可以捡,远超过淘宝京东给人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五环内」人群也许是过度的,但对于「五环外」人群却很吸引。

这些捡便宜的感觉是由各种各样折扣玩法来表现出来的。0 元购、1 元抢、邀请好友砍价、助力、抢购专场、月卡不回本就退。这些折扣玩法在设计上给人感觉很多便宜可以捡,好像玩网页游戏捡大量道具的感觉。占便宜、以小博大、不劳而获的心理都满足了。

这些是广义的游戏化。游戏化不只是做一个游戏出来,更是融入到购物的过程里。其他例子还有砍一刀带来的数额反馈,还差 xx 人助力就可以 0 元购,毫秒级显示的倒计时制造紧迫感等等。这些反馈的设计都是游戏化的,不断操纵用户的预期,让用户感觉有利可图但是又需要付出一些努力。这明显学习了游戏里将反馈和代价匹配让人获得成就感的设计,让整个购物过程像在玩游戏。

偏见和教训

早期的拼多多经常被人诟病,主要的批评集中在假货、山寨、拼团是诈骗,现在又有人说补贴不可持续等等。

我也曾经有这样的偏见。最近看到拼多多的股价坐了火箭,我就开始反思错过拼多多的原因。

首先偏见导致了没法客观看待拼多多。加上过去两三年在二级市场的投资经历,交的学费不少,比较受挫,导致观念变得过于保守,这也是情绪化导致的不客观。

至于缺乏商业分析的技能,这只是学习成本,而心态上的偏见和保守才是阻碍我去学习的深层原因,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致命的。

那作为非专业投资人,应该怎么看一家公司?

  • 公司的愿景是什么(长期目标)
  • 公司是不是在专注做好产品和服务,这两点看言行一致
  • 是不是关注长期价值,提供能经受时间和用户的检验的产品或服务
  • CEO 是什么样的人
  • 管理层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仔细去了解一下拼多多,不需要专业的财务知识,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拼多多实际上在做很具备长期价值的事情,集合需求对接供应高效匹配,这是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讲逻辑是通的。那反例呢?贾跃亭的生态化反就是经典例子,只要你是个做过产品的,就会知道产品压根就不是那样做的,而且乐视网也没有健康的能带来现金流的业务,如果去体验一下乐视的手机和电池,也会发现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能够明确买一家公司,还是要做深入了解,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就算我当初真的买了拼多多股票,赚到了也是运气钱,留不住。散户牛市易亏钱,常见于不看公司跟风追涨,此时的行为是不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自然是大概率被割韭菜。投资要有白名单机制,只做落在自己投资模型内的投资机会。

偏见实际上是带着自己的价值观作为预设去看待事物,但世间本没有绝对的对错,对错本就是人造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给拼多多开点脑洞

拼多多现在拼小圈功能,应该是给五环内人群用的。从体验角度讲,这个功能给人的感觉是,看到别人买了东西,是想要立即打微信上问问对方,而不是通过评论或点赞。感觉场景的理解不对。

拼小圈是拼多多自建社交关系链的尝试,如果做成了,将极大加深护城河。但这个社交关系可能还是要从不同的场景切入。比如微博切粉丝群、钉钉切办公。人是会把自己的关系链分类管理的。购物可能切的是买家交流群?

如果是买家群,就不能给店家自己运营用户群的机会,不然如果出了新平台,顾客会被带走。其实可以发挥黄峥以前做电商代运营的优势,和供给端深度整合以后,以拼多多×店家的名义替店家运营买家群。工具可以考虑用企业微信和顾客的微信互通,预计未来微信会给企业微信更多的营销扶持。

另外,低付费用户可以成为高付费用户使用拼多多时的「功能」吗?在游戏里,免费玩家是功能,付费玩家才是客户。拼多多里有时间的人可以接需求帮没时间的用户去拉人砍价、或者做各种事情砍价,砍多了自己可以拿佣金。有钱的人花钱省时间,有时间的人花时间省钱。


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