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装逼与写作

分享是知道的很多,但只挑合适的说出来,装逼是知道的很少,却假装很牛逼的样子说很多。分享有价值的东西才有意义,而这个有价值随着场合和对象的不同而衡量标准也不同。

写作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自己梳理思路,而不是分享。我会经常做的写作是用不长的篇幅梳理清楚产品设计的一些思考点,这些思考点都是平时收到的来自外部的输入,这些输入经过梳理后,纳入自己的思考方式里,成为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以对产品设计的直觉体现出来。即使是书里学的确定的理论,也是要经过实践才过坑,再写作梳理,才能纳入自己的思考方式里。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我的思考方式大部分情况下,习惯性的是自上而下的。在构建一个新方案的时候会从一个最抽象最核心的模型,慢慢细化到具体的可成形的方案。我自己很不适应用头脑风暴,我觉得设计方案的结果是收集里足够的信息之后,加总平衡的结果,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可能跟我平时大多做的是业务有关。当设计师收集了足够多的信息当时候,可能设计方案就慢慢成形了,大部分时候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找到当下最合适的方案。

大部分的设计理论和经验书里都会讲,我知道的那些也是由此前对大脑的输入而产生对,并没有什么原创价值。倒是冷知识或者跨领域互相之间,有分享的意义,最多再加上梳理了知识之后给那些需要知识的人。那么因此可以增加一个写作的目的,用写作来输出主题学习的结果——当我能把某个事物描述清楚给别人的时候,才算真正理解它,至少在我自己的体系里理解它,能用就行。

这很像一个建模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将自己的模型传达给对方并且让对方理解的过程,做交互设计本来也是一个在考虑用户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也要将信息塞进一个合理的模型里让用户理解各种概念。从课本里读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也是伴随着一个模型,我为什么习惯自学是因为经常课本里和老师讲的模型都不能很快融入到我自己的思考模型里,就像史蒂芬•平克在《语言本能》里提到一个案例说一个用手语沟通的聋哑人,自己思考的时候也是在脑海里打手语,而我在接纳那些课本上的模型的时候,我需要在头脑里脑补出一个关系网或者三维图形,才能理解并吸收那个知识点的模型。

平时在公司和同事讨论我也更喜欢用交谈的方式来分享我知道的和我想的东西,对我来说在微信上聊天更偏向交谈而不是写作,虽然它的形式是在打字。可能因为经常打字所以已经习惯了在聊微信的时候用打字来「说话」。我觉得原因是,在微信上打字也是口语的直接表达,而写作是更抽象的提炼,字斟句酌。聊微信的时候其实动用的是说话聊天那块的思维(我觉得这里要补一补认知神经科学了)

所以就把写作当做搞懂一个事物手段,把知识纳入到自己的体系里,让自己成为一个牛逼而不装逼的人,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分享有价值的东西。